音樂劇《變身怪醫》(Jekyll & Hyde)是我很喜歡的作品,改編自1886年英國作家Stevenson的小說《Strange Case of Dr. Jekyll and Mr. Hyde》,講述科學家Jekyll醫生為了壓抑內心黑暗思想,以自身做實驗品喝下藥劑結果反而分裂出純惡人格Hyde的故事,思辨人性善惡的題材深受讀者喜愛自然也有許多改編,1990年由Leslie
Bricusse 劇本、Frank Wildhorn作曲推上舞台的音樂劇是最廣為人知的改編之一,Frank Wildhorn這名字相信音樂劇迷不陌生,譜曲以旋律芭樂(x)富有感染力(o)著名,《變身怪醫》音樂跟原作強烈衝突情節相得益彰,該劇許多名曲如《This is the Moment》、《Someone Like You》、《Take Me as I Am》、《Fassade》讓人朗朗上口。個人最愛的還是1995年由Anthony Warlow跟Linda Eder錄製的錄音室版本,Anthony完美分飾正直善良的Jekyll醫生跟狂妄病態的Hyde先生,夢想有天可以現場看Anthony Warlow演出。
這齣劇我只看過一次現場,是2010年台北國家戲劇院由Brad Little(被劇迷暱稱為小麵包)演出的版本。小麵包先生在亞洲區以飾演音樂劇《歌劇魅影》的魅影聞名,也是06年《歌劇魅影》首次來台演出的演員,至於阿燒我以前追星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(誤),《變身怪醫》在德國算是常演但非常駐的劇目,這次在法蘭克福附近的城市達姆城(Darmstadt)的Staatstheater Darmstadt演出,2011年曾在該劇院觀賞過台灣舞者林美虹《新娘妝》舞劇,印象中是好場地,愛劇加上場地好自然沒有錯過的理由,很幸運有朋友一起觀劇。
Staatstheater Darmstadt位居市中心,從Luisenplatz步行約10分鐘,交通相當便利。觀賞時間剛好是聖誕期間,跟朋友先去逛了一下達姆城的聖誕市集再慢慢走去劇院,雖然在周日晚上但觀眾人潮還是很多,可見劇目之熱門,入場前一旁有小型拍照區。場刊一本8歐印刷精美,劇院還有出帽T跟馬克杯等週邊,算是旗艦大戲的規格。開幕前布幕上是腦部解剖圖,跟劇中雙重人格的科學主題相呼應,中場休息則轉換成紅色燈光,有達到驚悚感。
劇場跟週邊我給90分,但這場演出演員詮釋上說實話我是有點失望的,這次卡司唯一有印象的是飾演主角Jekyll醫生/Hyde的Alexander Klaws,2010年看過他的泰山,Alexander近年來也在德語音樂劇中發展得不錯,本來很期待他的演出,結果《Dies ist die Stunde》(This ist he moment)居然拖拍了……這首堪稱全劇精華的主題曲撐不起來真的很可惜,下半場《Die Konfrontation》(The Confrontation) Jekyll醫生跟Hyde拉扯戰,在這版變成實驗室中間有個類似金剛戰士宙斯的螢幕,演員跟螢幕互動,有點偷懶的變身,以前覺得百老匯錄影版本中李麥克(David Hasselhoff)變身很搞笑,跟這版對比也算是實力變身了。相較於主角,飾演Lucy的Nadja Scheiwiller跟飾演Emma的Barbara Obermeier雙姝搭配倒是比較和我的胃口,《Nur Sein Blick》(In His Eyes)合唱相當動人,雖然背景是Hyde跑來跑去感覺微妙(話說這首歌對象應該是Jekyll醫生呀……)Nadja的Lucy是大砲型,《Jemand Wie Du》(Someone like you)飆高音到後面有點刺耳,話說百老匯錄影版本這首歌最後是Lucy容入街頭人群中的場面,期待真愛的Lucy最終仍是消逝於殘酷現實中,讓人不勝唏噓。話說這版Hyde殺人感覺好痛,還有扭頭殺,有點忘記台北看的版本有沒有這個橋段。對了這版《Fassade》群唱部分居然沒有對位好…..也是讓我很不能接受的一點。
儘管如此實景場景還是要稱讚一下,已經不知道是看過第幾個旋轉舞台,但旋轉舞台只要用得好就是好舞台,隨著舞台旋轉觀眾所見為醫院/Jekyll家大廳/酒館/有拱門的倫敦街道。Jekyll實驗室舞台設計是從舞台下方升起,裝潢偏現代科幻風。
忽然發現這齣劇今年2-5月還會重演,是否應該再給他一次機會?或是人在Darmstadt的劇友可以去朝聖一下,畢竟劇跟音樂本身還是值得一看的。
《Jekyll & Hyde》Staatstheater Darmstadt